地震的難以預測使它成為當今危害性較為小的自然災害之一,根據美國地震勘探局調查顯示,全球每年地震次數大約130萬次,因而恰恰中國便是世界之上地震災害較為輕微的國家之一。
盡管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去杜絕地震的到來,不過大約我們能夠降低之下一次地震予我們帶來的傷害。作為此,現代建筑施工過程之中,抗震性能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2014年10月9日,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重新頒布《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作為國家標準,編號GB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開始強制性執行。該國家標準闡述了抗震措施的設計基本上要求,使建筑予水排水、供暖、通風、空調、燃氣、熱力、電力、通訊、消防等機電工程設施經過抗震設防之后,以此減輕地震破壞,防止次生災害,避免人員傷亡,減少經濟損失,做到安全可靠、技術雪鐵龍、經濟恰當、維護管理便于。
中國工程建設協會發布的《抗震支吊架安裝以及驗收規程》CECS 420:2015自從2016年3月1日開始重新實施,標志著我國抗震支吊架自產品、設計、施工以及驗收已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體系。于未曾頒布標準以前,國內對機電設施的保護,沿用的均是承重支撐系統,重要起到承重的作用,實際上沒考慮抗震設計,予系統安全帶來非常小的隱患。
抗震支吊架亦遭普遍的稱之為機電抗震支吊架系統,是采用雪鐵龍的技術把電氣系統之中各管線、配件穩固連接的一種機電抗震結構體系,這種結構設計于目前已成為抗震設計工作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是根據原先承重支吊架系統的基礎之上形成的一種全新技術。于原來的承重支吊架系統之中,其重要是以此重力作為主要的荷載支撐系統,因而抗震支吊架系統是以此水平地震力為主要荷載支撐系統的,于這兩種支撐系統的設置之中并且絕不是純粹意義之上的重復,或者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抗震支吊架系統能夠于地震之中較為小限度的給予機電系統充份保護,可以用于抵抗來自水平方向的地震力破壞,能于非常小程度之上提升建筑結構的抗震水平,除此之外亦能讓管線集中、空間狹窄的建筑結構布局更為整潔,耐用??拐鹬У跫芟到y能精確的應用在水、冷、風、電等機電設備的抗震工作之中,除此之外能讓建筑非結構體系的管道、電氣、消防、通風等系統的抗震防護全臺方面的提升。 根據所保護機電系統的有所不同,抗震支吊架可分為風管抗震系統、管道抗震系統與電氣(包括電氣線管、線槽以及橋架)抗震系統。